江南官网下载APP

他围剿红军当了俘虏不领路费回家授开国将军孙女后成著名演员

  1931年夏天,江西宁都县黄陂镇的一场战斗中,军第八师遭遇红军主力,在激烈的战斗后全军覆没。当时,第八师中有一位年轻的报务员,面对红军优待俘虏政策时,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选择 - 不愿领取路费回家,而是主动要求加入红军队伍。这个决定,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,更为中国革命事业增添了一位重要的通信专家和军事将领。他的后代中,有人成为了著名的演员。是怎样的经历让这位年轻的报务员做出如此抉择?他在革命队伍中又创造了怎样的传奇?他的家族故事又有着怎样动人的篇章?

  1931年盛夏,第八师在师长毛炳文的率领下,奉蒋介石之命向江西苏区进发。这支部队中有一名年轻的报务员朱虚之,刚从南京军事交通技术交流所毕业不久。作为一名技术兵种的士兵,朱虚之主要负责第八师的通信联络工作,每天往返于各个连队之间传递军事情报。

  7月中旬,第八师进入宁都境内。当时的宁都地区群山环绕,沟壑纵横,是进入中央苏区的重要关口。第八师占领黄陂镇后,匆忙布防,在镇外设立了多个据点。他们没意识到,红军主力已经悄然完成了对黄陂镇的包围。

  红军采取了巧妙的战术。首先派出小股部队在远处佯动,迷惑敌人注意力。同时,主力部队利用当地群众的掩护,悄无声息地向黄陂镇逼近。当地百姓们积极努力配合,有的充当向导,有的负责侦察敌情,有的在村寨之间设置路障,阻击溃逃之敌。

  战斗在一个雨天凌晨打响。红军首先拔除了镇外据点,切断了第八师与外界的联系。朱虚之所在的师部通信组很快发现,各个据点的通信中断,外围防线已被突破。此时,大雨倾盆,电台设备受潮难以使用,通信完全陷入瘫痪状态。

  随后的战斗异常激烈。红军采取了分割包围的战术,将第八师分割成数块,各个击破。朱虚之亲眼目睹了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,用稻草捆填平战壕,勇猛冲锋的场面。更让他震撼的是,在战斗中,大量群众自发组织起来,用农具阻击溃逃的军队。

  战斗结束后,第八师全军覆没,朱虚之与数千名官兵一起被俘。在被俘期间,他亲身体验到了红军的政策和纪律。红军不仅优待俘虏,还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去留。大多数俘虏选择领取路费回家,但朱虚之却作出了不同的选择。

  通过与红军战士的接触,他看到了红军与老百姓的鱼水之情,感受到了革命队伍的纪律严明。尤其是在战斗中,他亲眼目睹了根据地军民一心的强大力量。这些都让他对红军产生了深刻的认识。最终,这位年轻的报务员主动提出要加入红军队伍。

  朱虚之的这个决定,不仅是一个普通士兵对阵营的选择,更是他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。他的通信专业特长,正是当时红军急需的技术人才。这个选择,也为他日后在革命事业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基础。

  加入红军后,朱虚之被分配到红一方面军通信连。这支通信连的任务十分繁重,不仅要负责军事指挥系统的通信保障,还要承担与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络工作。作为一名专业的报务员,朱虚之很快就在工作中展现出了过人的技术才能。

  1932年初,中央苏区的通信系统面临着严重的设备短缺问题。朱虚之提出了改装旧电台的建议,通过对原有设备做技术改造,成功解决了零件不足的困境。他带领通信连的战士们收集废旧零件,自制天线,甚至利用当地竹子制作临时电线杆,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通信网络。

  第五次反"围剿"期间,朱虚之负责指挥部与各部队之间的通信联络。在敌人电磁干扰的情况下,他采用了频繁更换波段的方法,确保了通信畅通。当时,敌人投入了大量的侦听设备,企图破译红军的通信密码。朱虚之针对这一情况,设计了一套新的密码体系,有效地保护了通信安全。

  1934年10月,中央红军开始长征。通信连的任务更艰巨,不仅要携带大量的通信设施,还要确保在行军途中保持通信畅通。朱虚之带领战士们将电台设备分解成小件,分散携带。在翻越雪山时,他发现电池在低温下性能急剧下降。为解决这一个问题,他想出了用体温给电池保暖的办法,将电池贴身携带。

  过草地时期,通信保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设备受潮是最大的难题。朱虚之发明了一种简易的防潮装置,用油纸和草木灰制成防潮层,有效保护了通信设施。在草地上,他们还必须随时准备架设临时电台。有一次,为了发出一封重要的电报,他们在沼泽中搭建了一个简易平台,顶着大雨坚持工作了整整一夜。

  到达陕北后,朱虚之被调往通信训练班任教员。他将长征中积累的实战经验编写成教材,培养了一批通信技术骨干。这些学员后来成为了红军通信系统的中坚力量。

  抗日战争爆发后,朱虚之被派往晋察冀根据地。在这里,他面临着新的挑战。由于地形复杂,常规的通信方式难以满足游击战的需要。他创造性地采用了"地线通信"技术,利用大地导电的特性传递信号,既节省了设备,又不易被敌人发现。

  在晋察冀期间,朱虚之还组建了一支机动通信队。这支队伍配备了轻便的通信设施,能够迅速响应各种突发情况。他们经常在敌人的封锁线上架设临时电台,为根据地之间的联络提供保障。有一次,为了打破敌人的通信封锁,他们在一个晚上转移了三次位置,成功发出了一份紧急电报。

  这段时期,朱虚之不断总结实战经验,完善通信技术。他编写的《游击战通信手册》,成为了各根据地通信工作的重要参考。在他的努力下,晋察冀根据地逐步建立起了一个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,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  1946年,朱虚之接到一项重要任务:在东北创办第一所专门的通信学校。当时的东北地区百废待兴,通信人才极度匮乏。在一座废弃的日伪通信站旧址上,朱虚之带领一群技术骨干开始了艰苦的创业。

  学校初创时期面临着严重的设备短缺。朱虚之组织人员对日军遗留的通信设施进行修复和改装。他们把坏掉的发报机拆开,用可用的零件组装成新的设备。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,朱虚之和教员们白天上课,晚上编写讲义。他们收集了大量实战案例,把复杂的通信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。

  东北的严寒气候给通信工作带来了特殊的挑战。电池在低温下性能急剧下降,严重影响通信设施的正常使用。朱虚之带领技术团队开展了耐寒电池的研制工作。他们改变了电解液的配方,增加了防冻添加剂,经过反复试验,终于研制出了能在零下40度环境下正常工作的特制电池。这项技术很快在东北野战部队中推广使用。

  1947年,朱虚之着手建立东北军区的现代化通信网络。他提出了"固定台与机动台相结合"的通信体系构想。在重要城市和指挥部设立固定电台,在野战部队配备机动通信设施,两者互为补充。这个体系很快显现出优势,即使在复杂的战况下也能保持通信畅通。

  特种通信部队的组建是朱虚之的另一项重要贡献。他选拔了一批技术过硬的通信员,组建了专门的特种通信连。这支部队配备了最先进的设备,能够执行各种特殊通信任务。在辽沈战役中,特种通信连成功架设了临时通信网,为前线指挥部提供了可靠的通信保障。

  人才培养一直是朱虚之最重视的工作。他在通信学校设立了专门的技术研究室,鼓励学员进行技术创新。许多实用的通信技术都是在这里诞生的,如野战快速架设天线的方法、简易通信密码的设计等。他还很重视实践教学,要求学员一定要经过实战演练才能毕业。

  1948年,朱虚之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通信演习。演习中设置了各种复杂情况,如电台被摧毁、线路被切断等,检验通信部队的应变能力。通过这一些实战演练,培养了一大批能打仗、懂技术的通信人才。这些人才后来在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

  为了提高通信效率,朱虚之推行了标准化作业流程。他制定了统一的通信规程,规范了各类电文的处理流程。在他的主持下,建立了完整的通信档案系统,为以后的通信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。

  到1948年底,朱虚之领导的东北通信系统已发展成为一支技术过硬、作战经验比较丰富的专业队伍。这支队伍不仅在东北战场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,还为全军的通信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成功经验。

  1949年10月后,朱虚之被任命为军委通信部副部长,肩负起了组建新中国军事通信系统的重任。在这个岗位上,他面临的第一个任务是统一全国军事通信网络。当时,各大军区的通信设施和技术标准都不相同,造成了通信效率低下的问题。

  为解决这一难题,朱虚之组织专家组对全国军事通信设施进行了全面调查。在此基础上,他提出了"统一制式、分区管理"的改革方案。这个方案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通信区,每个区域配备统一的通信设施,并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。

  1950年春,朱虚之主持制定了《军事通信工作条例》,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军事通信领域的规范性文件。条例详细规定了通信设施的技术标准、人员培训要求和工作流程,为全军通信工作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。

  在技术创新方面,朱虚之很重视国产通信设施的研发。1951年,他组建了军事通信技术研究所,着手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设施。研究所的第一个重点项目是研制新型野战电台。这种电台采用了模块化设计,不仅便于维修,还大幅度的提升了通信质量。

  1952年,朱虚之发起了全军通信技术竞赛活动。这项活动每年举办一次,通过实战演练的方式检验各单位的通信保障能力。竞赛内容有快速架设通信网络、处理复杂通信故障等科目。这种竞赛机制极大地促进了部队间的技术交流,提高了整体作战能力。

  在人才培养方面,朱虚之推动建立了多层次的通信教育体系。他主张将通信院校的教育与部队实践相结合,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大量实践内容。同时,他还创办了全军通信技术期刊,为技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。

  1953年,朱虚之组织编写了《军事通信手册》,这是一部集教材、技术指南和操作规程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。手册中总结了建国以来军事通信工作的经验,成为了全军通信人员的必读书籍。

  为了提高通信保密级别,朱虚之领导开发了新一代密码系统。这个系统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加密技术,大幅度的提升了军事通信的安全性。他还很重视抗干扰技术的研究,开发出多种有效的反制手段。

 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朱虚之提出了"固定与机动相结合"的建设思路。在重要军事区域建立固定通信站,同时保持适量的机动通信力量,既保证了日常通信需求,又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。

  到1954年,在朱虚之的主持下,全军已经建立起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军事通信网络。这个网络不仅满足了和平时期的指挥需求,还具备了相当的战时通信保障能力。通过这一些年的努力,中国军事通信系统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重要转变。

  1955年后,朱虚之虽然离开了一线指挥岗位,但仍然活跃在军事通信领域。他担任军事通信顾问,着重投入到通信技术的研究和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中。在通信部特设的技术研究室里,他经常与年轻的技术人员讨论新技术的应用问题。

  1956年春,朱虚之开始着手整理多年来积累的技术资料。他将自己在长征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通信实践经验编写成册,形成了《野战通信实践录》。这本著作详细记录了各个时期的通信技术发展,特别是在艰苦条件下保障通信的创新方法。

  同年秋天,朱虚之发起成立了军事通信专家小组。这个小组定期召开技术研讨会,研究国际军事通信的发展的新趋势。他们着重关注无线电通信、卫星通信等新兴领域,为中国军事通信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。

  1957年,朱虚之组织编写了《通信技术发展史》。这部著作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军事通信的发展历史,从延安时期的简陋电台到现代化的通信网络,记录了技术进步的每一个重要阶段。这本书后来成为了军事院校通信专业的重要教材。

  在人才培养方面,朱虚之很重视实践教学。他在军事通信学院设立了专门的实验室,模拟各种复杂的通信环境。学员们在这里可以实践各种通信保障方案,积累实战经验。他坚持亲自指导重要的实验课程,将自己的经验丝毫没有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。

  1958年,朱虚之提出了建立通信技术档案库的建议。这个档案库不仅收集了国内外重要的通信技术资料,还特别注重保存老一辈通信工作者的宝贵经验。他强调要把革命战争时期的通信经验系统地整理下来,为后人提供参考。

  在技术创新方面,朱虚之从始至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。他提出要重视通信对抗技术的研究,组织专家研究电子干扰和反干扰技术。在他的建议下,军事通信部门增设了专门的通信对抗研究室,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攻关项目。

  1959年,朱虚之参与组织了全军通信技术回顾展。展览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军事通信装备的发展历史,从延安时期使用的简易电台到现代化的通信设施,生动地反映了技术进步的历程。展览期间,他多次作专题报告,向年轻一代介绍早期军事通信的艰辛历程。

  在生命的最后阶段,朱虚之仍然坚持整理技术资料。他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技术笔记、工作日志等资料做系统整理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档案。这些珍贵的资料后来被收入军事博物馆,成为了研究中国军事通信史的重要史料。

  1960年初,朱虚之完成了最后一部著作《通信工作回忆录》的修订工作。这部著作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工作经历,更重要的是总结了中国军事通信发展的重要经验,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